主页 > 人才引进 > 人才培养 >

最年轻的国医大师李佃贵:如何培养新一代“铁杆中医”

中医药教育应该如何进行?如何培养出振兴中医的新一代“铁杆中医?”这些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医药界的热议话题。对此,记者专访了国医大师李佃贵。

李佃贵,1950年生,在2017年第三届“国医大师”的评选中当选,69岁的他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国医大师。

李佃贵大师谈到“中医的传承现在是个问题,过去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,培养了一大批历代名医。在50年代中期,我们国家建立了很多中医院校,人才培养90%均为院校毕业。”院校教育通过规模化、标准化的培养,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。“但对于中医理论的传承,中医临床实践的传承,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。”李佃贵说。

因此,以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,符合中医的理论和思维方式。

李佃贵大师提到,当代中医的后继发展、传承是非常紧迫的。“中医行业不是缺人,是缺‘真正’的中医人,缺少‘铁杆中医’”他这样形容到。

如何做一个真正的“中医人”,李佃贵提到:学中医容易,学好中医难。当代年轻中医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

第一、对中医有信心,相信中医是一门完整的科学;

第二、有自己有信心,相信可以学好中医;

第三、有恒心,需刻苦钻研中医理论,跟着老师一个病一个病地去学习,一个脉象一个脉象地去摸。

同时,李佃贵大师提到,中医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,需多下临床。“没有实践,把书本背得非常熟,方子背得非常精。不接触病人,不亲手去望、闻、问、切,辨证论证,也不会看病。所以说,不下临床的大夫,是最不幸的大夫。”

除此之外,还要多拜名师。“每一个有名的中医都有他的临床经验,有他独特的理论思维方式。要多拜名师,丰富你的理论和你的临床经验。”

必须有悟性。“中医在看病过程中是整体的、辩证的、动态的看问题。望、闻、问、切,不是单纯的逻辑思维。”李佃贵说。

总结来说,要做到“熟读经典、亲下临床、多拜名师、要有悟性”。把这四个步骤从始到终地做好,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中医。

李佃贵,国医大师、教授、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。全国劳模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首届全国中医高校教学名师、科技部和卫生部科技评审专家、教育部高校设置评审专家等。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,首创浊毒理论,有效逆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,并擅长从浊毒论治多种脾胃病及内科杂病。在2017年第三届“国医大师”的评选中,李佃贵当选国医大师,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国医大师。

咨询

挂号

首页

电话